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会员。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专业,获学士学位,从事外科工作二十余年,有非常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2006年在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进修学习一年,2013年在北京301医院肝胆胰外科参加为期三个月的精准肝胆外科高级研修班学习。擅长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手术治疗,在肝脏、胆道系统及胰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的诊治也有丰富经验。是精准肝胆外科理念的倡导者及践行者,已熟练开展多次肝尾状叶肿瘤、肝门胆管肿瘤、胰头及壶腹周围肿瘤等疑难复杂疾病的规范外科手术治疗。
“姚主任,真希望我能早点遇到你,如果尽早治疗,可能我的胆囊还能留住,但很幸运,做手术时让我遇到了你,真的非常感谢!”近日,市民蒋女士临出院前特意走进医生办公室,对主刀医生姚俊表示了感谢。
蒋女士今年56岁,在5月中旬的一次常规体检中发现胆囊底部占位,进一步检查提示该占位约18mm,初步考虑胆囊腺肌症。为进一步治疗,蒋女士入住復元第一医院肝胆外科病房。
通过对蒋女士病情的分析、研究,为了解决其胆囊问题,姚俊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在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后,姚俊主刀开始手术。
术中,姚俊凭借丰富的经验,在腹腔镜下顺利切除胆囊,且术中未见出血,术后患者安返病房。因其属于微创手术,术后对症治疗、恢复迅速,日前,蒋女士已顺利出院。
“其实,很多胆囊疾病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是可以有效防止恶化的。”关于胆囊疾病,姚主任提醒:“尤其是胆囊结石患者,病程刚开始时可能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当它发作,或者出现并发症,如急性胰腺炎、继发性胆总管结石等的时候,其最终结果将是切除胆囊,甚至威胁生命。”
全媒体记者 柳青
预防胆囊结石 请做好以下4件事
胆囊结石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特别常见的疾病,其形成原因比较复杂。胆汁中成分的改变,特别是胆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含量的变化是导致该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常情况下,胆盐与胆固醇在胆汁中保持着一定比例的关系,如果这个比例失调,就可能导致胆囊结石。而有些胆囊结石,如果不多加注意,很可能会发生癌变。
1.关注胆囊炎
一旦胆汁构成比例失调,市民要记得及时去医院就医;如果出现了胆囊炎,也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因为这些潜在的因素都有可能会造成胆结石的发生。
2.及时杀虫
如果肚子里面有蛔虫,要记得按时杀虫,因为蛔虫也是导致胆结石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肚子里面有蛔虫,还可能会造成身体出现各种不适症状。
3.多喝水、多运动
为避免患上胆结石,日常生活中,市民应注意多喝水,因为水可以带走身体中的一部分毒素。除了多喝水之外,多运动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
4.按时吃早餐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记得按时吃早餐,因为不吃早餐会造成胆汁囤积在胆囊部位,久而久之形成胆结石。
胆结石的癌变有征兆
胆结石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恶变概率为1%—3%。究其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结石的机械刺激、炎症、胆固醇代谢异常等都可能相关。因此,及早发现一些恶变的警示性信号对治疗及预后极其重要。
一旦出现以下情况,市民就要提高警惕了:
①结石病史较长(10年以上),近期症状加重或发作频繁,并且以往治疗方法的效果越来越差。
②血液肿瘤标志物(CEA、 CA199、CA125)升高。
③影像学检查(B超、CT、磁共振、胆道造影等)提示胆囊内有实性肿物,或肝内外胆管有局限性增厚和占位性改变。
患上胆结石,癌变的风险固然存在,但也并非不可防不可控。市民不必过于紧张和惊慌,只要注意及时治疗并定期复查追踪即可。
医生建议,胆结石患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有高危情况的,可加查血液肿瘤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