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元丰八年,被流放黄州苦闷煎熬六年之久的苏轼,终于得到起用,被安排到登州(今山东蓬莱)任知府,却又在五日后接到朝廷提拔诏命。在他离开登州之后,当地百姓修建苏公祠,立起众多苏公碑,还刻有《乞罢登莱榷盐状》,至今还流传着“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佳话。短短五天的任期,为何能让当地百姓如此怀念,使苏轼在登州的足迹成为永恒?
政绩不分任内任外,而在真心为民。登州沿海历来是重要的产盐之地。当时,登州府灶户(盐民)煮盐为生,老百姓的食盐本来可以从灶户那里买,而榷盐制度规定,灶户所产的盐只能卖给官方,所有百姓不得不食用高价的官盐。在此地当官仅五日的苏轼,完全可以一走了之,不再过问此事。然而,他卸任后又驻留了十余日去调查研究体察民情,即使是离任登州还继续为登州老百姓办实事。苏轼刚刚到京城,就奋笔疾书上奏朝廷《乞罢登莱榷盐状》为民请命,请求废除登州榷盐制度,准予蓬莱沿海一带“灶户以煮盐为生,百姓赖灶户食盐”,为蓬莱百姓争得了不食官盐的优惠政策,充分展现出他勤于政事、关注民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政绩观。
政绩不论任职长短,而在惜时尽责。在短短的五天登州太守任上,苏轼没有临时观念,没有因为时间短暂认为难有作为,也没有因为干出政绩也是后任的就躺平,更没有在卸任时四处游山玩水,而是惜时如金,竭尽所能体察海防和民情。在《乞罢登莱榷盐状》中,苏轼陈述了“登州、莱州百姓食官盐,官无一毫之利而民受三害”的调查结论,提出了灶户直接卖盐给百姓,官府只收盐税的办法。同时,苏轼通过实地查访,掌握了登州屯兵戍守的具体情况,在《登州召还议水军状》中指出当时海防武备松弛,屯兵多有外调的严重问题,表达了他深恐“兵势分弱,以启戎心”的忧虑,提出了固定驻军、教习水军的建议。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无疑是打在苏轼从政为官政绩观的内心烙印。
政绩不在四处周全,而在去私立公。在苏轼结束短暂任期即将进京赴任之际,面对食盐官营专卖制度这个棘手问题,按理他没必要费尽周折去触及一些权贵既得利益,给自己招惹是非,尤其是他刚刚从贬谪之处重新起用,更忌节外生枝殃及来之不易的仕途机遇。然而苏轼并没有明哲保身、顾及私念,搞四处周全,当个“老好人”谁也不得罪,增加人人说好的政绩印象分,而是心系“国之大者”,站在克己奉公、报国为民的立场上,将个人得失、官场进退全都抛诸脑后。正是苏轼这种一心为公、公而忘私的政绩取向,革新了榷盐制度,极大改善了登州百姓民生。也促成了蓬莱阁下建成了刀鱼寨,使登州边海防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清代盐政碑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苏文忠公莅任五日即上榷盐书,为民图休息,土人至今祀之,盖非以文章祀,实以治绩也。”这也揭示了苏轼能留下“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政绩的历史密码。政绩事关民心向背,事关事业兴衰。苏轼“五日登州府”的政绩观,印证了“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古今共同信条,也激励为官从政者根植于心、践之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