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国的艺术家为自己取了一个中国名字:大地(右),这是他和朋友接受书法家为他们书写的春联。
义乌工商职院国际教育学院的3名学生在缸窑村体验陶艺。
来自北欧的小客人被佛堂老街的棉花糖“甜”到了。
中外商人运动会上,国际友人队员正在倾尽全力拔河。
学习中国的毛笔字,体验“汉字之美”,已经成为一种时髦。
两名国际友人正在品茗毛店新茶。
义乌红糖历史悠久,名扬中外,“洋主播”也为义乌土特产吆喝起来。
义乌道情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吸引了国际友人前来学习。
来自约旦、哥伦比亚、阿尔及利亚、马里等国家的50余名外国友人,组成国际志愿者服务队。
外国小学生眼中的鸡毛换糖。
来自乌克兰的模特卡佳在拍摄眉笔广告。
参加义乌市羽毛球协会联赛的在义外商。
“我剪得好不好?我要把照片发给家人看。”
阿富汗女孩丽娜(左),不仅会说流利的汉语,还能做精美的手工。
义乌被称为“世界小商品之都”,同世界232个国家和地区有着贸易往来,市场外向度超65%。义乌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义乌出口超4000亿元。
这里是一扇窗口,透过义乌,察市场,观中国,看世界。
走进国际商贸城,随处可见外国人的面孔。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万名境外客商常驻义乌,每年到义乌采购的外商超过50万人次。
走在义乌的街道上,能看到世界各地的美食。有“联合国社区”之称的鸡鸣山社区,近一半常住居民是外国人,成为这座浙中城市国际化的窗口。
干在义乌、住在义乌、学在义乌。尊重、包容、开放、多元的环境,是义乌的吸引力,也是中国吸引全球外商的魅力。
这里就是义乌,小中见大,折射中国经济生生不息的力量。
这里就是义乌,通过一个个脸庞,通过一张张图片,具象地了解外国友人在义乌工作、生活和学习情景。 全媒体记者 张云飞 通讯员 吴琅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