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刘墉好心办坏事 汪金友 2023年11月17日

近日在广西桂林荔浦市的“荔浦芋文化馆”,看到一个故事。清乾隆年间,刘墉被贬为广西巡抚。当时正值中秋,广西进贡了一批荔浦芋头给乾隆,先送到了刘墉家里。乾隆因为听了和珅对芋头的夸赞,心急火燎地跑到刘墉家,让善于烹饪的刘墉夫人亲自下厨,为其做荔浦芋头。

刘墉担心乾隆吃芋头吃上了瘾,以后经常让广西给京城送芋头。跋山涉水,万里迢迢,那不是劳民伤财吗?于是就想了一个妙招,让夫人把染布和烤胶用的修仁薯茛,做了给乾隆吃。修仁薯茛也是广西荔浦所产,但非常难吃。乾隆咬了一口,感觉难以下咽。于是说:“这荔浦芋头味极难吃,今后无需进贡。”

狡猾的和珅,觉得其中有诈,就派人找到广西来送芋头的人,拿了一些真的荔浦芋头,送到御膳房,让他们第二天做给乾隆吃。

乾隆吃到真正的荔浦芋头之后,感到香甜可口,味道绝佳,便问这是什么菜。旁边的太监告诉他,这就是荔浦芋头。再加上和珅的挑唆,乾隆知道上了当,因此大骂刘墉,连广西巡抚也不让他干了,十个月连降八级,去守城门。

这些都是电视连续剧《宰相刘罗锅》中的情节。但荔浦芋头曾经成为贡品是真的,荔浦芋头确实好吃也是真的。我们这次采风,在荔浦住了四天,不仅天天吃荔浦芋头,还看了荔浦芋头的种植、生长和收获过程。临走的时候,每个人都买了几箱荔浦芋头,送给亲戚朋友。

没有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可能就没有这么多人知道荔浦芋头。而现在的很多荔浦人,都感谢这部电视剧的编剧和演员,却不感谢刘墉刘罗锅。因为按照他的设计,乾隆皇帝吃不到荔浦芋头,全国人民也不会知道荔浦芋头。

刘墉的初衷,绝对是好的。从北京到荔浦,要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即便高铁,也得9个小时。先到桂林,然后还有120公里。想当年往北京送芋头,没火车没汽车,可谓千辛万苦。按电视剧的说法,要走七七四十九天。所以刘墉就自作主张,用修仁薯茛充当芋头,让乾隆觉得难吃,以免除万里送芋头的苦差。

岂不知,偏居一隅的芋头,非常需要上层人物的认可和推广。正如电视剧讲的故事一样,因为皇帝喜欢吃荔浦芋头,王公大臣和各级官员,也都争相吃荔浦芋头。还有京城乃至各地的富商大户,更以吃到荔浦芋头为荣。于是,荔浦芋头天下皆知,畅销四方。

还有一大批到京城送荔浦芋头和卖荔浦芋头的人,也因为走出了家门,开了眼界,长了见识,发现了很多的商机,制造出很多的精品。比如荔浦的衣架,现有160多家工厂,3000多个品种,不仅占据了国内70%的市场,还远销世界几十个国家。

若真照剧情发展下去,刘墉为什么会好心办坏事?自以为了解老百姓,实际却不知道老百姓的需求和苦衷,对于荔浦芋头的生产和销售情况,一窍不通。

古往今来,似这种好心办坏事的人还有很多。像《揠苗助长》的农夫,因为想让秧苗快长,就硬是拔高一截。像明嘉靖年间的“改稻为桑”,因为官员觉得蚕桑赚钱多,就让百姓把稻田都毁掉。

好心办坏事的根源,在于办事的初衷,是为自己而不是为百姓。刘墉担心担任广西巡抚之后,每年进贡荔浦芋头太麻烦,所以弄虚作假。也有很多官员,为了出彩、得宠、政绩和晋升,便打着为百姓造福的旗号,这规划,那统一,这项目,那工程,这号召,那发动,几年后验证,才发现竹篮打水,转头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