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炭化的木架古井。(资料图)
春秋战国细方格印纹红陶缶。(资料照片)
图①:古井铭。 图②:古井上方用类似铁丝网的盖子封住。 图③:晋·王嘉《拾遗记》。(资料照片) 图④:文物保护责任公示。 图⑤:静穆的井亭。
“初冬的绣湖广场是温柔而多彩的,头顶蓝天白云,绿草黄叶、各色小花尽收眼底,还有一口千年古井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古往今来……”近段时间,有网友在自媒体发了一组照片,引起不少人的关注和点赞。
网友提到的这口古井,位于绣湖广场东北侧。近日,记者同稠城街道绣湖社区相关工作人员一起,专门到现场一睹芳容。
始于春秋战国
从朝阳门停车场往绣湖广场方向走数百米,即可见绿树掩映间有一座四角井亭。走近些,便会发现亭子的檐梁雕刻着花鸟树木纹饰,古色古香,而古井便在井亭中心。井亭旁矗立着一块石碑,刻有“义乌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春秋战国古井”字样,立于2005年1月23日。
“这是前些年修缮过的遗址,文保单位。夏天时,人站在井旁明显会感到有凉风从里面出来,很凉快。”工作人员说。
对于类似古井、古街、古建筑类的古迹,后人是陌生的,也是心存敬畏的。早在去现场之前,记者就提前做了“功课”,专门向义乌地方志资深专家傅健老师请教。通过傅老师的细心介绍及提供的相关史料,我们对这口古井有了大致了解。
据悉,2000年5月2日,绣湖广场进行旧城改造,施工过程中发现了20多口古井遗址。其中,在原金山岭顶下一地就多达12口,保留下来的便是今绣湖广场东北侧的一口古井。该古井深约4.1米,木质井架保存完整,共有8层,井壁呈正方形。其中,每层用4根桁木搭成“井”字形,桁木上有榫扣,互相咬合,为半榫连接结构,整个古井呈底圆而口方的状态。
据说,这是义乌现存最“高龄”的水井。为什么这么说呢?
根据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实验室C14测定:这口古井的年代为距今2300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值得一提的是,从同一口古井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细方格印纹红陶缶,断代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此举也印证了这一判断的可靠性。
2005年,该处古井遗址被公布为义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井用途推测
在古代打一口井的成本很高,而当时绣湖这一带竟然有20口,其中的11口水井还分两排整齐排列。种种迹象表明,这些水井的存在应该不是为了满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需,而是有其他特殊的安排。
既然水井不为“水”,那么其用途是什么呢?
经过不断查阅众多古籍,傅健老师在晋代王嘉的《拾遗记》里找到了相关线索——“范蠡相越,日致千金。家僮闲算术者万人,收四海难得之货,盈积于越都,以为器。铜铁之类,积如山之阜,或藏之井堑,谓之‘宝井’。”其大意为,春秋战国时期的越国谋臣范蠡,把四海难得之宝物,积聚于越都———义乌句乘山,而把铜铁之类的战略物资藏之井堑。
从历史背景来看,当时正值吴越两国争霸之际,双方均举全国之力参战,长年烽火不熄。两国交界处的杭嘉湖地区是主战场,常正面交锋,而位于会稽山之后的乌伤等地算是其大后方了。古井深闭、石窟幽邃,从某种角度而言,此处不失为“藏宝”的好地方。
当然,历史终归是历史,推测也好,分析也罢,很多东西早已无法考证。一口古井承载的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沧桑,记录的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文明。对后人来说,如何保护好历史文物、如何传承好传统文化,才是当务之急。
岁月无声,时光荏苒。数千年过去了,这口井旁边的人不知道换了多少茬。绣湖一带在义乌人心目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过去的绣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中心,是许许多多老义乌人的记忆所在:除了被视为义乌城市标志和地域文化象征的绣湖、大安寺塔,还有周边热闹的居民区、鱼市、义乌老师范学校、老电影院……
如今,经过数年城市有机更新,义乌这座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美。于绣湖而言,周边的楼房越来越新、越来越高,视野也越发开阔。这口古井用自己的方式,见证着周遭环境的变迁。无论是新景还是旧貌,无论是前人还是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心是不变的。
春秋古井叹春秋,只言精彩不言忧。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