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南腔北调 2024年06月07日

近日,一名网店女店主发现有买家利用网络平台的漏洞买多退少,以“薅羊毛”的方式占小便宜。为了价值不到100元的12双袜子,她从上海驱车800多公里追踪买家到开封。在当地民警配合下,买家承认了自己行为不当,并愿意承担店主因维权损失的3500元。

短评:这位女店主的精神当赞!坏人都是好人惯出来的。让利用网络平台漏洞买多退少者得逞,就是对其恶行的姑息与纵容,就会使更多的卖家的权益遭受损失。警方的处理当赞!不仅没有地方保护主义,而且维护公平正义,让妄图占小便宜者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做此勾当?!世上的事,就怕“认真”二字。好人若都跟坏人认真起来,用法律较起真来,坏人就少了。毕竟,邪还是怕正的!

据光明网报道,深圳何女士担心孩子长不高,于是让医生给孩子注射了一年生长激素。孩子最后确实长高了,可副作用随之而来,经常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

短评:孩子的身高是否正常,应由科学数据说了算,岂能凭家长的感觉?孩子是否需要注射药物、需要注射什么药物,应听医生的,岂能看家长的心情?可怜天下父母心呀!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是,这种爱若被愚昧牵着走,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可怜,甚至可悲了!现代版的拔苗助长,又岂止发生在为了孩子的身高而盲目用药这一件事上?唯恐孩子营养不够,盲目让孩子多吃;唯恐孩子体形不美,盲目让孩子减肥;唯恐孩子跌倒在“起跑线”上,盲目让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爱孩子的家长们,你们的爱若与科学唱反调,其实是在导演着孩子成长的悲剧!父爱母爱,不讲科学就是害!

眼下,儿童成长陪伴师悄然流行。一些家长认为儿童成长陪伴师“与传统的阿姨和家教不太一样,他们早教、娱乐、生活都能兼顾”,确实是儿童成长所需要的。也有家长认为,“找个专业的人带孩子有好处,但是一个月三四万元真不便宜”……

短评:找个合适的人兼顾孩子的教育、生活,让孩子在成长过程得到更及时的正确引导与悉心照料,这当然是好事。但是,能否起到这样的作用,不能仅凭家长的一厢情愿,也不能仅凭服务者的承诺,因为所找的陪伴儿童成长的人目前还不能称为“师”——国家职业目录中尚无儿童成长陪伴师这一名称。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就不能有人以提供此种服务谋生,只是在没有相关执业资格标准的当下,家长在为孩子选择成长陪伴师时,应更加审慎。儿童成长陪伴师的流行,显示出了社会对这一服务的需求。实践已走在了管理的前面,相关方面宜开展调研,尽早规范引导,既推动就业,又可使儿童获得更多成长中的快乐,当然,也应尽早防止价格欺诈等行为,使这一行业不至于在起点就跑偏。

近日,西安孙先生在社交平台发帖表示,他的车友群里有人晒出一张某宠物医院的小票,显示宠物小仓鼠死亡后的单独火化费用为700元,引发网友讨论。《华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宠物殡葬收费从三四百到数千元不等,甚至有豪车接送。很多饲养宠物的年轻人,选择将心爱的宠物火化后,将它们的骨灰、晶石等放在家中,作为精神的寄托。

短评:昂贵的宠物殡葬费,让不养宠物者感到不可思议。但是,听听主人对宠物的称呼,就会知道他们对宠物的感情了:有把宠物当兄弟的,有给宠物当妈妈的,至于称为“心肝”“宝贝儿”就更司空见惯了。养宠物者把宠物当成了自己的密友甚至家庭成员,宠物“去世”,焉不能哭天抹泪大办丧事以寄托哀思?需要思考的是:当人们寄情于物已成为一种需求时,奸商肆意抬高宠物殡葬费的乱象,有关部门是不是该管管了?人的殡葬服务费有关部门已有明确规定,不得乘人之危狮子大张口;宠物的殡葬费也宜有类似规定:一是保护宠物主人权益,不被奸商坑;二是规范宠物尸体处理,有利于防疫。当然,宠物主人也宜节哀顺变,把自己的情与志放在其他正当的事情上,尽快从悲痛中走出来。

日前,在台州黄岩区屿头乡石人峡一处水域,一男一女两位驴友凭借并不专业的绳子,横渡雨后急湍的溪流。激流中,二人相继失去重心,虽然两岸有人拉紧绳子救助,但二人还是被冲走了。两天后,他们被找到,已无生命体征。据悉,石人峡是尚未正式建成的景区,从未对外销售门票,属于烂尾工程;而一些旅游App上,有不少推荐此地徒步线路的帖文。

短评:旅游探险不应是违背科学的蛮干,更不应是玩命。到不尚不具备探险条件的地方探险,在自己不具备探险知识与能力的情况下探险,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石人峡变成“食人峡”的惨痛教训,就在于此!相关平台也应加强内容审核,不要让在险中侥幸者的卖弄网文,成为引诱生命坠入地狱的陷阱!挑战自我,是为了让生命更加灿烂,而不是轻易放弃生命。生命仅一次,驴友当谨慎!

据《长江日报》报道,近日,武汉一所小学,一位一年级数学老师给同学带来了《认识人民币》一课。老师拿出各种面额的人民币,一张张地问学生是否见过。全班学生大部分见过100元、50元纸币,一半学生能认出10元、20元纸币,从没见过1元纸币的占一半以上。有人反映,不认识钱的情况在一年级小学生中越来越明显,甚至也不知道钱怎么用,不理解“换钱”“找钱”这些概念。

短评:小学生不认识人民币,有人据此认为小学生不知钱来之不易,这其实是存在着逻辑错误的。认识了人民币,就知道钱来之不易了吗?随着网上支付的普及,孩子们看到实物人民币的机会少了,进而不认识纸币,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还是要让孩子认识人民币的,因为“识钱”“换钱”“找钱”是基本的生活技能,孩子们必有得会;货币又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国家发行并强制使用的。认识人民币,使用人民币,可以增强孩子们的公民意识;人民币的图案设计,也可以成为孩子们爱国主义与美学教育的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