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振华修剪绣球花。
▢ 全媒体记者 陈洋波 文/摄
“‘浪浪山’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着壮观的山峦和清澈的河水。”“浪浪山”是近年来爆火的网络热词,出自《中国奇谭》国漫系列。国漫里的“浪浪山”,成为很多年轻人热捧的地方。在义乌,也有一个“浪浪山”。
一簇簇蓝紫色的绣球花海、精心设计的拍摄场景、隐于山林之间的精致帐篷、清澈见底的山间溪水……连日来,位于后宅街道前后傅村的“浪浪山 梦庄园”露营基地火了,很多游客直呼“义乌也有了自己的莫奈庄园”。
让人惊讶的是,“浪浪山 梦庄园”露营基地“前身”,居然是一个废弃的养猪场。将废弃养猪场变成时尚露营基地的人,正是农创客傅振华。
昔日养猪场 变身梦庄园
“这里本来是一片养猪场,由我承包。”傅振华告诉记者,2017年,由于政策原因,养猪场没有再继续办下去,他选择了到城里做生意。
2022年,生意不太景气,傅振华赋闲在家,就一直想找点事情做。按照原来的想法,傅振华想承包一片农田搞种植,当个早出晚归的农民。但当时村里正在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傅振华一时租不到田。于是,他把目光瞄准了废弃的养猪场。
“荒废怪可惜的,要是能把它改造一下,既满足自己的理想,又改善村里的环境,何乐而不为呢。”抱着这样的想法,傅振华决心对养猪场进行改造。改成什么样、改造后做什么,一开始,傅振华也没有很好的想法,只能摸索着先进行基础设施改造。
2022年7月,傅振华加入义乌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把养猪场改造成露营基地,就是在与其他农创客交流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傅振华说,周边的农创客还到养猪场现场指导,对改造养猪场提出很多有效可行的意见建议。
目标有了,说干就干。傅振华对养猪场进行了全面改造,充分利用自然优势,打造出一个既能亲近自然又能享受舒适体验的独特空间。如今,走进“浪浪山 梦庄园”露营基地,整洁的草地、错落有致的帐篷、完善的休闲设施,都让人眼前一亮。
改造过程中,傅振华先后前往杭州、宁波等地考察。“走出去,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傅振华感慨,他出去考察了很多地方的露营基地,不断受到启发,最终明确了自身定位:让游客尽情地感受乡村的宁静与美好,到了夜晚,还可以仰望星空。
“光是工人人工费,我就花了几十万。”傅振华坦言,改造计划耗时又费力,起初家人们也不是很支持。但他觉得这是好事情,就坚持了下来。改造过程中,傅振华请的工人都是前后傅村村民,为当地村民增加了收入。
“办养猪场时,环境卫生不太好,村里老百姓也有些意见。”前后傅村党支部书记傅裕洪说,现在养猪场改成了露营基地,村里环境得到大幅改善,还能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对村集体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
如今,“浪浪山 梦庄园”露营基地历时一年多改造后已开始试营业,吸引了不少游客。
翻过“浪浪山” 探索新世界
“四十多岁再创业,对我自己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70后”傅振华坦言。
几个帐篷、一片草地、一张餐桌、几条凳子,在很多人眼里,这就是一个露营基地。其实,做露营基地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傅振华说,在露营基地,每一个地方都是他自己盯着做的,很多细节都植入了他自己的想法,以及各地学习借鉴来的经验做法。
基地里面的绣球花海就来源于全家的喜爱。“我们家里人比较喜欢养花,所以我就在露营基地里面种了不少绣球花,然后把它与帐篷结合,打造出一个摄影打卡机位。”傅振华说,绣球花让露营基地一下子成了网红打卡地。很多年轻女孩子慕名前来,直奔露营基地里的绣球花海。
还有不少人,是冲着“浪浪山”这个名字来的。“‘浪浪山’这个词之前很火,‘我想离开浪浪山’这句话,喊出了很多年轻人的心声。”傅振华说,有人渴望走出“浪浪山”,有人更渴望回到“浪浪山”。他就想着,能不能打造一个义乌版的“浪浪山”,所以他把露营基地取名“浪浪山”,就是想让大家在义乌也能找到“诗和远方”。全新的理念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人,生意好的时候,“浪浪山 梦庄园”露营基地一天要接待好几百人。
夏天到了,露营基地还计划推出儿童踩水、成人戏水、垂钓等游玩项目,争取抓住夏日经济。“所有的项目,都是依靠基地本身的自然优势建造的,在确保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打造各类项目,满足游客多样需求。”对于接下来的打算,傅振华已胸有成竹。
接下来,傅振华还打算与村集体合作,以露营基地项目为基础,成立共富公司,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李祖村的成功,让我们农创客看到了可以借鉴的案例。”傅振华说,打造一个可持续运营的露营基地,必须充分利用当地各类资源,与乡村共融共生。只有这样,露营基地才能持续发展,乡村才能走出一条新路。
“勇敢追求梦想,翻越‘浪浪山’。”对傅振华来说,跳出自身舒适区、勇攀高峰翻越“浪浪山”,是他作为一名农创客想完成的梦想。同时,经历过外面的风风雨雨,回到村里、回到“浪浪山”这个梦开始的地方,也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对他来说,“浪浪山”就是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采访札记:
乡村振兴,贵在创新求变
从“脏乱差”的废弃养猪场,到火爆朋友圈的“网红打卡地”,该村露营基地华丽蝶变的背后,折射出创新求变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是义乌深入践行“千万工程”建设的生动写照,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近年来,义乌以“千万工程”为引领,由环境变革催化,带动生态变革、产业变革、社会变革,走出了一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协同并进的成功路径。“国际文化创客村”李祖村、“千年龙窑”缸窑村、“网红摄影基地”莱山村……越来越多的乡村,在“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中受益,成了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一个个如傅振华一样的农创客,更是成为引领乡村新风尚的“造梦人”。在广袤的乡村舞台上,他们营造出一个个风景美丽、可持续发展的“诗和远方”,逐步探索出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