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鸟儿站在笼子里,双目注视着高远的蓝天,身后摆着一个鸟食罐。鸟儿想要逃离笼子其实非常容易:笼子就挂在野外的树枝上,门被粗心的主人自己拉开了。此时,我猜您一定跟我一样想使劲呼喊:快飞走啊!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等主人发现疏忽就晚了!那只小鸟最后跑了吗?答案令人沮丧:没有。旁边有文字泄露了小鸟隐秘的心思:喜欢蓝天,更舍不得鸟食罐。
这幅耐人寻味的漫画是朱森林先生画的。
鸟可能纠结于“蓝天”与“鸟食罐”,人也不例外。就说官员吧,他们是社会的重要一员,绝大多数人成年累月踏踏实实工作,总想把工作干好,以此寻求职业上的成就。这显然是准备飞向蓝天的。他们对“食物”没有贪心,只要拿到纳税人提供的正当工资、津贴就行。亦有少数官员将“觅食”看得比冲向蓝天更重要,时刻不忘行贿者奉上的“鸟食罐”,谁投喂得多,就跟谁走得近,不惜将公共资源当私人人情送掉。绝大多数贪官属于此类货色。
名人明星也时时需要面对“蓝天”和“鸟食罐”的选择。名人明星比普通人社会影响大,更能吸引人关注。名人明星若将心思放在正经事业上,一字一句地写作、一笔一画地构思、一招一式地表演,生怕哪个细节做得不够精彩,唯恐哪片生命的羽毛粘了灰尘,就是飞向蓝天的一种姿势。但有些名人明星不在乎自己干的活有什么质量,更不看重真实的成就,只在乎即时的利益,他们炒作、弄虚作假,一切的一切就是为了快速找到省事省心的“鸟食罐”。
一个健康的社会总是少不了办厂的人,是他们沟通着四面八方商品的有无。一个人做企业也得考虑是要“蓝天”还是“鸟食罐”。要“蓝天”,你必须重视研发,以求企业的后劲;你应该诚信经营,给生意伙伴吃定心丸;你理当科学决策,既不能在企业可以大上台阶时犹豫不决,也不能在头脑膨胀时盲目扩张。只想要“鸟食罐”,你就会喜欢凑热闹,就会特别看重所谓“风口”,就会挖空心思打政策、法律的擦边球,有时甚至故意越边过界。
大多数人是普通人,有没有自己的“蓝天”和“鸟食罐”呢?同样有。跟可以呼风唤雨的人一样,普通人也要吃饭穿衣,也有一家老少要养,如何在追求顺风顺水生存的同时兼顾情怀,便成了一道人生试题。你选择“蓝天”,就会勤勤恳恳做事,真心实意为人,该帮人时帮人,该纳税时纳税。只盯着“鸟食罐”,脑子里则会充满各种阴谋诡计,偷懒、耍奸、坑蒙拐骗、杀人越货等见不得人的勾当,便可能成为生命的选项。
飞向“蓝天”当然需要勇气,没有勇气,迈不出第一步,一切都是废话,不过拼到最后还得依赖视野。表面上看,鸟儿在笼子中的生活最惬意,那里一片太平,时时有人向鸟食罐里添食,不缺吃、不缺喝;飞出笼子,需要自己在树枝或草丛间寻找食物,不寻觅或者寻觅不到,便有挨饿的可能。从本质看,两种生活标示的精神高度却截然不同。笼中鸟过的是不能自主的生活,不太有机会冲向蓝天。笼外鸟身体与心灵都非常自由,可以在高山、大泽看风景,更可以随时飞向无垠的长空,自我创造一种动人的美丽。
付出与得到总是相向而行。蓝天和鸟食罐,是每个人的人生必答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