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随着《玫瑰的故事》热播,剧中林更新饰演的方协文将NPD(自恋型人格障碍)演绎得淋漓尽致,引起许多网友的共鸣。不少网友感慨,从方协文恋人玫瑰的身上,好像看到了自己,那些失恋的种种心碎,就像在照镜子。
在义乌市“家事和姐”反家暴中心,“家事和姐”也遇到很多类似“玫瑰”或“方协文”的来访。
“他爱我时对我多好,多么体贴,甚至疯狂。我说想见他,他会开一半跑了,就为了见我。他曾说我在他眼里无比完美,但我不知道为什么,当我爱上他了,他突然间对我不好了,控制欲极强,还各种贬低我、损我,到底怎么回事啊?”26岁的美琴(化名),通过求助热线向“家事和姐”寻求帮助。电话那头,美琴泣不成声,她与丈夫结婚一年多,按道理来说正是爱情甜蜜的阶段,但她却表示很后悔现在这段婚姻。
美琴说,丈夫婚前婚后就像变了一个人,结婚前对自己无微不至,体贴入微,什么都依着自己,对自己小心呵护,那种状态就像“家长养孩子”“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除了有一点点占有欲以外,其他都很完美。丈夫说,“占有欲”是因为自己对美琴太在乎了,美琴也享受其中。
好景不长,婚后的丈夫完全变成了“大男子主义”。不让美琴和同事聚餐,要求她把工作辞了在家安心备孕;有一次出门吃饭,邻桌几个男的看了美琴几眼,丈夫回家后对她破口大骂;动不动抢手机,怀疑美琴在跟别的男人聊天;有一次还对美琴大打出手,打完后又跪下请求原谅……美琴身心都在崩溃边缘。
面对丈夫的威胁与阻挠,美琴虽心有畏惧,但仍坚定了离婚的决心。然而,法律程序的陌生和丈夫的强硬态度让她倍感迷茫。通过和双方沟通后,“家事和姐”发现美琴丈夫身上也有NPD的特点,于是协助美琴向相关部门进行法律咨询,并对美琴丈夫给予心理疏导、NPD人格障碍以及反家暴知识科普。如今,两人已走上离婚程序,美琴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
NPD这种复杂的心理状态,不仅影响个体情绪调节和人际交往能力,更像是一场无声的风暴,给周围亲近的人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
前不久,53岁的陈桂香(化名)带着满腹的委屈与愤怒,来到“家事和姐”反家暴中心,倾诉着自己内心的委屈与绝望:“我这一辈子,为了这个家付出了一切,可现在,儿子、儿媳,甚至是老伴,都觉得我是个累赘,对我没有半点感激之情。”陈阿姨提出的要求震惊了在场的人——她要与儿子断绝法律上的母子关系,并索赔养育费共计50万元,作为对自己多年辛劳的补偿。然而,她的请求却遭到儿子的坚决反对,母子间的关系因此降至冰点。
在陈阿姨口中,儿子儿媳的种种“不孝”行为被一一列举:不关心她的生活起居,忽视她的感受,家庭矛盾频发。她的眼神中充满了被亲人背叛的痛楚,期望“家事和姐”能够成为她最后的救赎,为她找回公道。
面对这样的情感纠葛,“家事和姐”并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决定深入调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倾听双方的声音。经过一系列走访与调查,“家事和姐”逐渐揭开事件的另一面。据陈阿姨弟弟透露,姐姐的性格近年来变得异常敏感多疑,经常因小事与家人发生争执,家庭氛围因此变得紧张。陈阿姨的丈夫和子女也都表示,他们并非不愿关心,而是陈阿姨的行为常常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甚至日常生活被严重干扰,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几乎陷入停滞。
儿子在采访中显得格外无奈:“我也知道她不容易,但我们真的已经尽力了。妈妈的这种状态让我们每个人都疲惫不堪,我们曾提议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希望能帮她调整心态,但她坚决不同意,这让我们很为难。”家人们纷纷表示,陈阿姨的性格特征逐渐显现出了NPD的迹象,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家庭成员有着极高的期待与苛求,使得家庭氛围长期处于紧张与压抑之中。
◎记者手记>>>
NPD是一种心理障碍,表现为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和以自我为中心,NPD者通常认为自己是卓越的,他们将自己置于一切之上,常常忽视他人的需求和感受。每一个NPD者,可能也在经历着其自身的痛苦和挣扎。
美琴的故事,如同现代版的爱情陷阱,婚前的蜜糖转瞬变成婚后的砒霜。感情常常会让人无法自拔,不管之前对你再不好,只要对你好上一点点,你就又回到原来的起点,所以才会一直被他拿捏,陷入反复的怪圈中自我内耗。实际上,遇见这样NPD者,直接远离是最好的办法。
而陈桂香的案例,则揭示了NPD者在家庭内部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家庭因NPD者导致的情感断裂,亲情在误解与隔阂中渐行渐远。陈阿姨的诉求,虽看似极端,实则反映了长期情感忽视与自我价值感丧失的悲鸣。和NPD者的相处也许会充满许多折磨和让你感到痛苦,而他们对你的不理解甚至指责会加倍地放大痛苦。解决此类NPD者带来的问题,需要社会的广泛理解和专业的心理干预。
愿我们都能在关系中,好好爱自己,好好爱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