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动现场,朱成健(左四)老师与嘉宾合影。

活动现场,朱成健(中)老师展示厨艺。

学生实操学习烹饪课。

老醋炒嫩鸡。
▢ 全媒体记者 骆红婷 文/图
日前,由四川广播电视台发起的《中国味·非遗宴》暨《寻找我家乡的非遗》大型融媒项目启动仪式在成都举行。义乌市城镇职校朱成健老师作为浙菜烹饪代表参加活动,将义乌美食—老醋炒嫩鸡带上节目。
让更多人了解义乌美食文化
“之所以把老醋炒嫩鸡带上节目,主要出于我对家乡美食的热爱和自信。”朱成健说,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八大菜系所在地四川、山东、广东、江苏、福建、浙江、湖南、安徽的烹饪大师在成都“论剑”。“现场的嘉宾对老醋炒嫩鸡这道菜评价非常高。”朱成健说,这道菜的核心在于红曲米醋。
据了解,早在金元时期,中国四大名中医之一的义乌人朱丹溪,将义乌传统特产红曲米酒、红曲米酒糟、红曲米醋等应用在中医养生和中医治疗病症中。如红曲酒糟鸡、丹溪酒糟核桃羹都是义乌当地非常有名的补元气药膳菜肴。义乌民间流传了这样一个习俗,家家户户都会在孩子十几岁长个子的时候吃老醋炒嫩鸡,为的是给孩子能补充足够的营养,提高身高,增强体质,健康成长。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现在义乌百姓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老醋炒嫩鸡这道药膳菜肴已经成为一道家喻户晓的传家美味和各大餐饮店的招牌菜,也是义乌民间传统特色菜肴之一。
朱成健进修学习中医的过程中了解到,老醋炒嫩鸡正好符合中医滋补的道理。“老醋炒嫩鸡承载着义乌人舌尖上的烟火记忆,我想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更多人了解义乌美食文化。”朱成健说。
将本土文化融入课程教学
近年来,在传承非遗工作上,朱成健老师用心颇深。朱成健作为义乌市城镇职校2021级烹饪班主任,在专业课程设计上,也融入了很多义乌本土美食烹饪方法,烹饪菜系中包含义乌红烧肉、响铃、红曲酒糟核桃羹等菜品。
“我们学校非常注重非遗文化传承与传统文化弘扬。”朱成健介绍,义乌市城镇职校是省级非遗东河肉饼、市级非遗吴店馒头的义乌市地方标准制作的牵头单位,省级专项职业能力规范的制定单位。义乌非遗小吃的制作标准的制定与推广,有利于市场推广,进行市场化的传承,助推义乌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能带动本土餐饮行业的发展。此外,义乌市城镇职校发挥烹饪专业的优势,在课程上开设了东河肉饼、吴店馒头等义乌传统小吃的课程,开展课程化的技艺传承。还通过各类社会培训和活动,来传承和推广这一项技艺。目前已经开展相关培训超过2000余人次。
目前,义乌市城镇职校烹饪专业是浙江省高水平专业,浙江省中职优势特色专业,被省餐饮协会授予“烹饪厨艺的摇篮”,学校曾获“烹饪教育贡献奖”。朱成健表示,未来有机会的话,他将带领学生一起把义乌美食推向全国,让更多人了解义乌美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