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我国大学升学率较低,竞争激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不能被大学录取是最大问题。如今,大学升学率日渐提高,只要努力学习,认真备考,金榜题名是有把握的。但新问题又来了,现在考生们纠结的是能不能上重点大学。
为何要争上重点大学?因为,与普通大学相比,重点大学的教学资源更丰厚,教学手段更先进,教师水平更高,毕业后好找工作,就业率比较高,也更容易成才立业。
但凡事不能一概而论。屠呦呦、钟南山、孙家栋、李肇星、雷军、俞敏洪是重点大学毕业,也是各自领域里领军人物;任正非、马云、马化腾、董明珠则是非重点大学学历,干得也毫不逊色。他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发光发热,争奇斗艳。就文艺界来说,章子怡、撒贝宁、杨澜、尚雯婕、刘震云、冯唐出身重点大学;莫言、谢晋、孙俪、赵丽颖、蒋欣、龙洋、当年明月则都是毕业于非重点大学。两厢比较,很难说谁的成就更大。
我在重点大学任教三十多年,非重点大学任教十年,总结了一下,在重点大学教出来的优秀学生有两院院士、省部级官员、将军、教授学者。在非重点大学教出来的优秀学生,则以企业老总、商界老板、工程师、会计师、艺术家、外企高管居多。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各有侧重,都是社会中坚力量,成功人士。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跑完全程才能决胜负。能考进重点大学,只能说明你起步不错,起点不俗,但并不能决定你后来的速度与名次。重点大学的光环固然可以让你炫耀于一时,但最终能否被社会认可,还要看后边的努力程度与工作成效,而这两样东西都与文凭无关,更多地取决于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工作态度与工作业绩。因而,我们就会发现,毕业于重点大学的人也有干得很差、一事无成者;出身于普通大学的人也有很多事业成功、出类拔萃者。
而且,重点大学不是保险箱,进了重点大学也未必就一定能成才,甚至不一定能毕业。我在大学就见过一些无心向学,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学生,最后成绩挂科,无法毕业。还有的毕业后眼高手低,自恃重点大学毕业,一般工作看不上,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又做不来,结果是高不成低不就,无所事事,蹉跎时光,可惜了他那张好文凭。
退一步说,如果没考上重点大学又不甘心者怎么办?我有几条建议:一是通过四年后的考研进入重点大学深造,这有一定难度,但也有不少学生做到了;二是刻苦学习,打牢基础,全面发展,提高素质,争取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进入社会作精心准备;三是挤出时间获得职业资格,如考证书,法律职业资格证、会计师证、教师证、建造师证、导游证等,这些将来找工作时都是很重要的加分项,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取。
老话说“英雄不问出处”。大学生将来进入社会,拼的是能力与水平,比的是敬业精神与工作效率。文凭只是“出厂证明”,一开始确实会起到敲门砖作用,重点大学文凭肯定要更受到重视,但最后看的还是工作业绩与成就。于是,我们就看到,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的任正非,手下有重点大学博士生、硕士生团队跟着他攻坚克难;毕业于安徽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的董明珠,指挥着麾下众多名牌大学毕业生,干得风生水起,热火朝天。
说到底,无论是重点大学还是非重点大学毕业,都不过只是个出身问题,决定不了人生与事业的高度。因而,进了重点大学别得意,不继续努力照样有被淘汰危险;没进重点大学也别泄气,来日方长,后会有期——英雄不怕出身低,出水才见两腿泥。(作者系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退休后任升达经贸大学基础部教授,任教四十多年,被评为全军优秀教师、省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