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连续两个季度综合评价排名全省第一 我市纵深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 2024年08月27日

▢ 全媒体记者 林晓燕

从近日召开的全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例会上获悉,今年二季度,我市高标准完成省、市改革目标任务,综合执法质效稳步提升,综合评价指标考核位列全省第一。至此,今年我市已连续两个季度拿下这项考核的全省第一名。

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今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严格落实“管住风险、无事不扰”要求,实现亮码提质、服务增效,有力推动了基层治理现代化、法治化。

执法力量从“下得去”到“用得好”

作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城市,从2022年6月30日起,我市将相关行政处罚事项赋权各镇街,此举意味着,义乌实现镇街“一支队伍管执法”。

目前,义乌已在14个乡镇(街道)挂牌成立综合行政执法队,“1+8”队伍下沉执法力量801人,占比61%,全力推动执法力量从“下得去”到“用得好”。

“安全生产、食品卫生、消防……过去经常一天有好几拨不同部门的人来检查。”在复兴社区开餐饮店的徐老板直言,这让他有点应顾不暇,“现在好了,几个部门的人一起来,对着清单查问题,我们有什么不懂的当场提,他们当场给出意见和建议,省时又省力。”

“此举虽有效解决了一批镇街‘看到管不到’问题,但仍存在行政执法质效不高、扰企扰民的情况。”市执法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执法改革的持续推进,很多城市都发现多头检查、重复检查、低效检查等堵点难点问题,义乌也不例外。

执法检查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

今年上半年,我市开始在全省先行试点“亮码检查”。此举是“行政行为码”应用场景的延伸拓展,也是“综合查一次”的优化版,旨在破解多头检查、低效检查等“执法扰企”问题,让执法检查更规范高效。

执法人员开展现场检查时,通过“掌上执法”亮“电子执法证”和“行政行为码”表明身份,推动检查活动线上留痕。被检查对象通过“浙里办”扫码,知晓此次检查的任务名称以及谁来查、查什么、有什么问题等内容,并进行监督评价,实现“行为可溯、过程可查、责任可追”。作为一种监督制约手段,在执法人员未“亮证”“亮码”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进行投诉举报。 (下转第四版)

(上接第一版)

“亮码检查”期间,我市积极推广三个“查一次”,打出“综合、邀请、精准”查一次组合拳,推动行政检查由“单向执法”转向“互动监管”。同时,聚焦电商等领域探索分级分类监管“五色工作法”,明确管理优待及激励奖惩政策,实现精准有效监管,引导企业主动纠错、合规经营。

“码”上检查有没有落实到位,发现的问题有没有马上解决?为此,我市构建了“亮码检查”监督闭环机制。6月份以来,市执法办、司法局联合开展监督活动7次,发现并整改问题31个。同时,加快构建涉企执法监督预警平台,建立监管纠正率、跨部门监管率等数据模型,对入企检查频繁、重复低效检查等情况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为规范涉企检查提供支撑。

随着执法检查从“各自为战”到“协同作战”的改变,相关部门已逐渐形成定向检查与日常巡查的良性互动。据不完全统计,二季度,全市29个部门共开展各类行政检查任务2905次,赋码亮码5609户次,行政检查户次同比减少42.2%,问题发现率提升至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