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暑期旅行,哪一处打动了你? ——领略义乌“朋友圈”里的人文风情 2024年08月30日

在蓝天白云下徒步、休息。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内一角。

在青岛逛步行街。

在318国道打卡。

在新疆的草甸骑马。

在三亚的书店里拍文艺大片。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玛瑙玉组佩。

暑假余额即将清零,暑期旅游告一段落。为期两个月的暑假不仅是旅游的旺季,也是文化演出市场最活跃的时候,各类文化活动接连登场。

8月28日,携程发布《2024暑期出游市场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今年暑假旅游市场继续展现消费韧性。值得一提的是,与文化历史息息相关的亲子游、研学游等持续火热,“精神村民”、Cityride、演唱会等提供高情绪价值的玩法更是受到年轻人追捧。

这个暑期里,义乌人对文化探索的兴趣也在不断攀升。有长假的,出趟远门,看雪山、赏牛羊,追寻诗和远方;有短假的,来趟自驾,访文化古迹、逛文化夜市,体验一把文化的魅力;没假的就凑个周末,去周边溜达溜达,或者凑个夏夜,去观展观影。毋庸置疑,在众多避暑消夏的活动里,文化味儿愈来愈浓。连日来,记者通过微信约访、线下约聊等方式,试图在义乌“朋友圈”里一览全国各地的人文风情。

想去就去,赶一场文化盛宴

喝一杯原浆青岛啤酒,吹一吹青岛的海风……网友“奔月猫熊”就职于机关单位,这一愿望在暑假旅行中实现了。

8月2日,他们到达青岛时,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的各类活动举办正酣。喝着啤酒听音乐、看演出、观比赛成为火爆全城的新生活方式。这种“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的体验,让“奔月猫熊”直呼痛快。他兴奋地写道:“自驾900多公里,值啦!翻腾的啤酒泡沫,独特的麦芽香气,清脆的碰杯声,入口透心凉的满足,这就是青岛人热爱生活的独特诠释。”

次日,他与友人一同深入百年老街——台东步行街,近距离感受啤酒文化、近代商业文化、地域民俗传统文化等多种文化的彼此交织,体验复古与潮流气息并存的别样魅力。临走前,“奔月猫熊”感慨不已:青岛啤酒节不仅仅是一个节庆活动,更是青岛这座城市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

“氛围感绝了!”8月7日晚,身为教师的赵先生在朋友圈标记位置为“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并凑足了9宫格照片,记录一场万人星空演唱会的盛况:光束四射,黑夜如昼;沙山山坡上人头攒动,激情满怀跟唱;无人机渐次变换文字和图案……

采访中,赵老师坦言,这场演唱会,他和家人期待已久,早早列入了暑期旅行计划。“我们早已不再满足于‘到此一游’式的观光,而是更加注重深度的文化体验。现场很多人像我们一样,把鸣沙山的万人星空演唱会作为自己敦煌游的必选项。”

夜幕低垂,河南开封翰园碑林景区内的文化盛宴刚刚开启。“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宋代孟元老在他的《东京梦华录》中这样描述东京城夜间繁华的景象。“穿越一下,去古都开封的夜市。”几日前,00后大学生莫莫抓住暑假的尾巴,与家人一起赶到“翰园艺术市集”,与大文豪苏东坡来个现场对诗;做一把纸扇赠友人,感受古人风雅;扎、糊、画、放,完成了一个精美的“宋室风筝”。“每一次探索,都会加深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莫莫直言,这场独特的文化体验乐趣无穷。

不论是释放多巴胺的“旅游+体育”“旅游+演唱会”“旅游+游戏”,还是追求自我疗愈、逃离喧嚣的县域游、乡村游,能够提供高情绪价值的旅游项目成了暑期热点。

携程平台上,暑期展演类旅游产品环比增长70%,“90后”是最爱为一场演出赴一城的群体,占比达四成。《报告》显示,首个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的问世也让山西一度成为搜索热度最高的旅游目的地。游戏上线以来,游戏取景地之一的小西天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261%。

说走就走, 赴一次心灵之约

“人这一辈子,总要去一趟西藏。”暑假是进藏旅游的高峰期,大批游客前往雪域高原,欣赏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

贾春梅是义乌一家公益组织的资深志愿者,闲暇时间喜欢旅游。8月16日,她带着孩子报名参团,开启了为期8天的青藏之旅。在西宁市遍尝了老酸奶、甜醅、烤羊肠、甑糕、沙梨等特色美食后,一行人坐上火车前往拉萨。一路打卡可可西里、措那湖等景点,在朋友圈里留下足迹。看到依山而建的布达拉宫时,“世界屋脊上的明珠”的美誉具象化了。“那一刻,再多的语言都是苍白的,心里只剩下仓央嘉措的诗。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8月19日,众人来到林芝市的色季拉山观景台,见到了西藏众山之父——南迦巴瓦峰,亲眼见证了神山的纯净和神秘。贾春梅又在朋友圈写道: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它不仅是一座山峰,更是一个文化和精神的象征。在藏族人民的心中,具有极高的宗教地位。当面对神山的时候,人们可以感受到藏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她如是说。

为期13天的甘南之行早已结束,网友“苏慕”仍旧念念不忘。7月中旬,她带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约上另外3户家庭,从四川启程,向甘肃进发。

“我们主要是草原自驾、高原徒步,还去了两个藏传佛教的寺庙,了解当地的文化。”“苏慕”介绍,在海拔3800米的高原上徒步,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没走几步就得停下来喘气。“我们徒步的线路很野,也足够长,过草地、爬天梯、趟小溪,既惊险又刺激。孩子们很累很痛苦,但都扛过去以后,又觉得特别过瘾,特别有成就感。”她坦言,一路上,每一帧画面都堪比宫崎骏笔下的动漫,让人沉醉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当途经红军长征走过的草地时,孩子们用各自的方式表达了对先烈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让人动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12岁的包包,今年小学毕业,暑假伊始,他就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班级20个同学家庭组团赴京开启了一次毕业游。

短短一个多星期里,他们的行程安排得十分紧凑,参观了天坛、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国子监等历史文化景点;爬了万里长城,听了北京特色的相声;还在凌晨三四点钟起床,排队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北京烤鸭和地道的北京小吃也没有错过。

“也算是跟着课本去旅行,沉浸式体验了一把京味文化。”包包的母亲在朋友圈留言:“见到了故宫里的‘大怪兽’,摸了国子监里的鳌头,也打卡了天坛的天心石……在书本里学到的知识,孩子们在旅行中去一一印证、探索,文化自信便油然而生。”

爱停就停,留在知识的驿站

今年暑假,“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参观博物馆成为义乌人出游的热门选择。

“是不是古都都有种魔力,仿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每一棵树都在呢喃逝去的历史。”8月16日开始,摄影爱好者“旗”带着孩子一连打卡了河南省三个古都——洛阳、安阳和西安。“作为八大古都中的三席,历史文化遗产都非常丰富,到处都是遗迹遗址,每到一处就挪不动脚步了,十天时间根本看不过来。”他说。

为了呈现文物的内涵,“旗”特意带了一款老相机,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殷墟博物馆等地,拍出了一组组富有年代感的照片。“五十年代老镜头,用胶片与文物‘碰撞’”。朋友圈里,他这样配文。

“人挤人呀,为了去看马踏飞燕,孩子差点丢了。”“苏慕”笑着说,即使如此,参观甘肃省博物馆也是难忘的回忆。

携程数据显示,暑期国内博物馆的人数同比呈现两位数增长,博物馆门票预订量甚至一度超过主题乐园,跃居所有景区排行第一。

8月27日,上班族周丽莎和表姐选择来到海南三亚的网红书店——方所,“足足1630平方米的空间,走进去仿佛登上了一座知识岛屿。”两人欣赏着贝壳般优美的书塔,读了喜欢的书籍杂志,买了中意的明信片,喝了浓郁的咖啡,拍了美美的文艺大片,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溜走了。

“就这样,静静待一天很舒服。”周丽莎直言,终于理解了这几句话“城市的知识灵魂都在几间书屋里”“书店是来自另一个时空的驿站”。同行的当地友人还告诉她,不同于其他地方打卡穿梭,三亚的年轻人更喜欢沉醉在书店里,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拥抱繁华都市里的慢生活。

同样出圈的还有敦煌书局。它坐拥2100类2万多本敦煌主题的书籍。“我们一坐就是一下午,静静感受敦煌文化的魅力。”赵老师说。

能让匆匆脚步暂停的还有逐渐走俏的研学游。日前,初中生嘉嘉刚结束10天的名校研学之旅。“去了好几所985大学,我的目标也更加明晰了。”对她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来自静谧而充实的图书馆、严肃且繁复的实验室,还有校园内无处不在的奋进和蓬勃。“我很期待大学校园的生活,会为此努力加油。”嘉嘉说。

在携程平台上,今年暑期研学游订单量水涨船高增长175%,其中,国内研学游人数增长了2倍,海外研学游人数增长了120%。

全媒体记者 左翠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