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取经何须这么多人 汪金友 2024年08月30日

都在奋力划 冯军荣

小时候看《西游记》,产生一个疑问,到西天取经,何必安排这么多人?让孙悟空一个去,不就行了嘛。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当天就到。休息一晚,第二天把取来的经卷放在背包里,腾云驾雾,两三天就回到长安。省却了很多的麻烦,也能保证经卷的安全。

长大以后,我才明白,这个方案,唐僧不同意,八戒不同意,沙僧不同意,白龙马不同意,皇帝李世民不同意,如来佛也不同意。

唐僧不同意,是害怕抢了他的官位。

这个取经队,是唐太宗李世民亲自组建的。按照现在的话说,相当于正部。此前,唐僧只是金山寺的一个小和尚,每天挑水扫地,连当科长的机会都没有。后来经金山寺长老法明介绍,凭着苦难经历,打动唐太宗,先是让他主持“水陆大会”,接着又任命他为“西天取经队队长”。待取经回来,积累了足够的政绩之后,就可以继续飞黄腾达,名满天下。这样的机会,可谓千载难逢,唐僧岂肯拱手让出?

八戒不同意,是担心影响他的前途。

猪八戒原是主管天河的天蓬元帅,因为酒后调戏嫦娥,依天庭律例当判处死刑。太白金星出面求情,说他做过很多工作,有过很大贡献。为此玉帝免其死罪,打了两千锤,贬下凡间,投到猪胎。嘴脸丑陋,品质恶劣,只能在福陵山和高老庄靠抢劫度日。后来观音菩萨把他安排进取经队伍,说只要保护唐僧取回真经,就还有出头之日。本来,猪八戒觉得这辈子就这样完了,没想到还可能东山再起。所以,他要誓死捍卫取经队。

沙僧不同意,是忧虑自己的饭碗。

无论什么时候,就业问题,都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没有工作,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饭吃。沙僧本是天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琉璃盏,被贬下流沙河。据说那条流沙河,没有一条鱼,没有一只虾,也没有一棵水草,全是泥沙,昏天黑地。在这样的环境中,沙僧早就受够了。好不容易,经观音菩萨介绍,加入取经队伍,有了一个正式编制,也免去了衣食之忧。他最害怕的,就是解散取经队。

白龙马的情况,与猪八戒和沙僧差不多,既希望有饭吃,又盼着有前途。

李世民不同意,是因为他想创造一个惊天动地的政绩工程。

组织西天取经,是个多么好的创意呀!历经14年,走十万八千里,遭遇九九八十一难,遇到100多个大妖精,产生无数曲折感人、跌宕起伏、惊天地、泣鬼神的事迹。取经队出发后,每天发一份简报,还有各种各样的跟踪报道和故事演义。一下子,就吸引了全国的目光,集中了所有的注意力,激发出强大的爱国力量。取经道路,就是李世民伟大创意指引的光明前程。取经过程,就是李世民伟大创意的生动实践。取经成功,就是李世民伟大创意的辉煌胜利。《大乘真经》取回来之后,还可以组织全国百姓认真学习,坚定信仰、提高素质、增强国力。作为顶层设计者、领导者,李世民自然彪炳千秋,万世敬仰。解散队伍,就是拆一把手工程的台,就是不讲政治,就是包藏祸心!这不是取不取经、怎么取经的问题,而是走哪条路的大是大非,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如来佛不同意,是因为他想让自己和唐僧流芳百世。

唐僧前世名唤金蝉子,是如来的二徒弟。只因他不听说法、轻慢大教,才转生东土。如来之所以安排这次“取经活动”,就是想给唐僧一个到基层锻炼的机会。让他在领导岗位上学习、提高和镀金。再者,徒弟露脸,师父增光。通过取经,如来也就可以获得教徒有方、指挥得力的名声。和这个取经故事一样,流芳千古,誉满全球。

《西游记》的故事,就是把没事变成有事,把小事变成大事,把易事变成难事。看起来,大家都在干,都在忙,都在克服困难,都在做出贡献,实则都是为了个人目的而演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