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形形色色见真义 姜胜群 2024年08月30日

颜色,大自然的恩赐。颜色,人类的伴侣。自古以来,人类就利用颜色,抒写绚丽的人间画卷,描绘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

逢年过节,大红灯笼高高挂,红色福字贴起来。

悼念亲人,白衣白花。

……

原来,颜色可以表达心情。

颜色,还可以表达爱憎。

《晋书·阮籍传》中,“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常言‘礼岂为我设耶?’时有丧母,嵇喜来吊,阮作白眼,喜不怿而去;喜弟康闻之,乃备酒挟琴造焉,阮大悦,遂见青眼。”青,黑色。青眼,表示对他人喜爱或尊重。白眼,表示对他人轻视或憎恶。母亲去世,亲友来吊丧,由于嵇喜庸俗,阮籍便白眼视之;嵇康高雅,阮籍便以青眼迎之。白眼青眼,爱憎分明。

颜色,还可以反映社会问题。

《韩非子》中,讲了一个“齐桓公好服紫”的故事——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举国上下全都穿紫色衣服。以致市场上五匹本色丝绸的价格,没有一匹紫色的丝绸价格高。齐桓公意识到这很不正常,问管仲怎么办?管仲说:“君欲,何不试勿衣紫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君主您想制止这种事,很好办。您不穿紫色衣服,对身边的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衣料的味道。”

齐桓公就按管仲说的去做,不仅自己不穿紫色衣服,还对穿紫色衣服的人说,自己非常讨厌紫色衣料的味道。于是,不仅宫中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齐国境内也没有穿紫色衣服的了。

“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臣和有钱人穿紫色衣服,难免有趋炎附势之嫌,老百姓也都穿紫色衣服,则未必是趋炎附势。温饱还没解决,会用普通丝绸的五倍价钱,去买紫色的丝绸?如果真这样的话,恐怕也是趋炎附势的官吏为了拍马屁,强迫老百姓这么做的。幸好齐桓公很快发现了问题,从自己做起,及时改正。

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实至名归。

颜色,还可以寓意权力和意志。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创作的长篇小说。北美殖民时期,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与当医生的丈夫奇灵渥斯没有爱情。于是,追求真正爱情的白兰,与牧师丁梅斯代尔相恋,生下了女儿珠儿。白兰成了伤风败俗的坏女人,被惩罚戴上标志“通奸”的红色A字示众。但白兰不肯说出孩子的父亲,宁可自己遭受百般侮辱,也要保护心爱的人。小说中红色的A字,既寓意了权力的无情,众人的庸俗,也寓意了海丝特·白兰意志的坚强。

中国历史上,绿林赤眉起义,起义军以赤色染眉。黄巾起义,起义军以首裹黄巾为标志。元末农民起义,起义军首裹红巾,称“红巾军”……以颜色宣誓意志,展示了气壮山河的不屈不挠精神,演绎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

王冕(1287~1359)元朝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以画梅著称,尤工墨梅。王冕出身贫寒,同情苦难的民众、谴责豪门权贵、蔑视功名利禄。所作《墨梅》一诗:“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墨梅非常美,但从不求别人来夸赞,唯一的心愿,是给人间留下清香。

借梅自喻,彰显做人的无私品德和不向世俗献媚的情操。

大千世界,五颜六色。人类社会,五花八门。借助慧眼,洞穿迷乱,方能抒写出绚丽多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