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蚩尤发明铜兵器 ——文明探源新思之十三 2025年09月19日

汪金友

前不久,和几位文友去山东阳谷县。本来,我们是冲着景阳冈和狮子楼去的。但走到半路,发现一个路标,写的是“蚩尤墓”。几个人都惊叹,原来蚩尤也有墓,而且就在眼前。

下车一打听,才知仅山东省境内,就有三处蚩尤墓,分别在聊城市阳谷县的十五里园镇、济宁市汶上县的南旺镇、菏泽市巨野县的东北郊。其他如河北涿鹿、河南台前等地,也有蚩尤墓的相关记载。

为什么蚩尤会有这么多的墓冢?三国时期编撰的《皇览·冢墓记》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杀之,身首异处,故别葬之。”黄帝知道蚩尤神通广大,担心他会复活,所以下令将其尸体,分葬八处。而蚩尤的首级,就埋葬在阳谷县。

蚩尤本姓姜,名“黎贪”,又称“夷鼓”,是炎帝部落姜黎后人。蚩尤这个名字,是在他死后,黄帝对他的贬称。甲骨文解释,“蚩尤”意为“愚昧爬虫”“凶恶之徒”。

其实,蚩尤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与黄帝和炎帝,同为部落领袖。他重农耕、冶铜、制五兵、创百艺,在中华文明形成史上,做出过重大贡献。

在人类的发展进化史上,有三个非常重要的时代。一是旧石器时代,距今大约300万年到1万年,主要使用打制石器;二是新石器时代,距今大约1万年至4000年,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三是青铜器时代,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年,标志着人类社会迈入金属时代。

而在我们中国,蚩尤无疑是青铜器时代的一个代表人物。我们现在难以考证,是谁发明了青铜冶炼技术。但蚩尤带领他的部落使用青铜制造武器,是有确切记载的。

东汉时期袁康、吴平编撰的《越绝书》,写得非常清楚:“神农以石为兵,黄帝以玉为兵,蚩尤以金为兵。”神农以石头为兵器,黄帝以玉石为兵器,蚩尤以金属为兵器。可以想象,铜制兵器的杀伤力,肯定比石制兵器要大得多。

据先秦时期的《世本》记载:“蚩尤以金作兵,一弓、二殳、三矛、四戈、五戟。”《史记·封禅书》则说:“三曰兵主,祠蚩尤。”因为蚩尤发明了五种金属兵器,所以被奉为“兵主”,供于神庙。

蚩尤部族掌握了青铜兵器之后,战斗力锐不可当。其统帅的81个部落,就像81个兄弟,团结一心,勇猛善战。很多的古籍,都记载他们“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因而威震天下。

他们首先向位于今天豫东地区的炎帝部落发起进攻。炎帝部族难挡攻势,丧失“九隅”故土。只得向黄帝求援。黄帝立即调集熊、罴、狼、豹等以猛兽为图腾的部族,在涿鹿之野布下防线,并派应龙在河流上游筑坝蓄水,试图以水为兵。蚩尤借助浓雾,连续9次攻破黄帝的防线。后来经名为“女魃”的天女帮助,消除迷雾,止住风雨,黄帝大军才辨明方向,集中兵力,一鼓作气,战胜了装备虽然精良,但已筋疲力尽的蚩尤大军。

涿鹿大战之后,蚩尤部族四散。北迁者融入匈奴,为此匈奴也祭蚩尤;南迁者成为苗族、瑶族先祖;西进者成为古羌,演变为后来的羌族。而留居中原者,则成为黎民。

在涿鹿之战中,如果蚩尤取得了胜利,结果又会怎样?历史不能假设。蚩尤以贬称传世,也印证了“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规则。但是,蚩尤统帅的部落使用青铜器,在当时掌握并发展了先进的生产力,这是确切的。

成王败寇的规则往往放大胜利者的辉煌,掩盖失败者的成就。英雄的对立面并不一定是蠢人,有时也是英雄。

(参考资料: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18年3月出版《中国神话故事》,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2月出版《黄帝大战蚩尤》,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越绝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