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爸爸妈妈没有让我背过什么家规家训。但是,家庭的温暖、爱和善良滋养了我,让我感受到了诚实守信、勤俭节约、读书明理的良好家风。
我没有见过太爷爷,但爸爸经常给我们讲太爷爷的故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挖竹笋的故事。太爷爷是村里极有声望的老人,也是村里果园、竹园的看护人。爸爸还小的时候,有一天去竹林里玩,看见竹林里的毛竹笋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密密麻麻的,遍布整个园子。
“爷爷,能不能挖个竹笋回家吃呀?”“不行,每个竹笋长大后就是一根大竹子,竹林里公家的竹笋一根也不能动。”太爷爷斩钉截铁地说道,“如果你想吃竹笋,等一下我陪你到山上去挖野竹笋。”
整整一个下午,爸爸和太爷爷在山上挖了二十多斤野竹笋,爸爸的手上和腿上被野刺划了很多条血口子。
“野竹笋虽然吃起来有些苦涩,但那是我吃到过最鲜美的笋了。”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
妈妈也是我的好榜样。她有个“百宝箱”,里面装着我们穿不到的衣服、用不到的文具,还有一些碎布头、针头线脑,全都整整齐齐地叠放着。
有一天,我的校服裂开了一个口子,小纽扣也不知道掉哪儿去了。妈妈拿出百宝箱里的针线,一针一针地帮我缝好,还找到了一颗一模一样的纽扣,真是神奇!
还有一次,期中考试前,姐姐的笔袋不知放哪儿了。妈妈又打开她的百宝箱,拿出一个旧笔袋,说:“这个拿去应应急吧。”那次考试,姐姐考得特别顺,也特别好。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家虽然不富裕,我们也没有名牌衣服,但妈妈勤俭持家,总能让我和姐姐穿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的!
我家的家风家训,就像《春夜喜雨》里写的那样:“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它滋润和滋养着我的成长。
绣湖小学501班陈昭华 指导老师王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