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记者 龚盈盈
本报讯 “工会组织的医疗互助保障,不仅减轻了我的负担,更省去了来回奔波的麻烦,这份保障真暖心!”近日,义乌某集团公司员工曹某在提到单位组织职工参加的医疗互助保障活动时,由衷地感慨道。
今年10月,曹某因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住院,在出院时,职工医疗互助与医保待遇一并结算,实现了“一站式”报销,直接报销了3001.61元。曹某的经历,是市总工会扎实推进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切实为职工排忧解难的一个真实事例。
职工医疗互助保障作为全国总工会倡导的互助互济活动,自2013年作为金华首批试点启动以来,已成为我市职工抵御风险的屏障之一。数据显示,从2014年第一期参保以来,当年我市共有405家单位5万余名职工参加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到今年扩展至单位816家、职工12万名,实现参保单位数和职工数再创新高,居金华第一。
参保规模持续扩大的背后,是市总工会将其作为服务职工民生福祉“关键工程”的系统谋划与精准施策。一直以来,市总工会将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纳入每年工作的重点,通过印发专项通知、召开部署推进会、强化基层业务指导等方式,确保工作有力推进。同时,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依托工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密集推送政策解读、受益案例,线下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工会干部深入企业车间“面对面”宣讲,用身边人、身边事提升政策知晓度与吸引力。
在优化服务上,市总工会严格审核参保对象,精准建立信息台账,优化补助办理流程,着力破解职工“跑多次、来回跑”难题,实现互保补助“高效办、便捷享、精准达”。
“除了做好宣传服务工作外,历年参加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的人数新增,还有两个原因。”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由于我市市场主体数量迅速增加,职工队伍规模逐步扩大。另一方面,互助保障在疾病、意外等风险中切实发挥雪中送炭作用,有效补充基本医保,成为职工福祉的坚实屏障。其“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显著提升了基层工会与职工的参保意愿。
据悉,自参保以来,我市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已累计惠及7468家单位、99万职工。这份持续增长的参保数据,既是职工对工会“娘家人”信任的体现,更是市总工会聚焦职工急难愁盼、做实做优普惠服务的生动实践。